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了更好地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昌邑区人民法院邀请昌邑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来到法院,开展“零距离”法治实践教学活动。
“安检后,方入院”。“请同学们排好队接受入院安检。”诉讼参与人及来访群众入院需要经历哪些流程?诉讼服务中心的各个设施又都是什么功能?在昌邑区人民法院干警的带领下,第二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化身“当事人”,从入院安检开始,亲身体验了一次进入法院申请立案的全过程。
“小法官,来审判”。“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昌邑区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庭也是我们的刑事大法庭。”庄严肃穆的法庭深深地震撼了在场的同学们。面对着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刑事审判庭的法官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了法庭的构成的和案件审理的基本流程。
离开诉讼服务大厅走进法庭,同学们也摇身一变,从“当事人”变成了“小法官”。或身着法袍端坐在审判台上,或坐在公诉人席扮演检察官,随着法槌的敲响,模拟法庭开始了!“希望能通过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和魅力。”法官说。
庭审结束后,结合模拟庭审中涉及的帮信罪的案例,法官告诫同学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拒绝互相伤害、拒绝校园暴力,更要学会保护自己,时刻警惕如免费的游戏装备、盲盒抽取、中奖短信等疑似电信网络诈骗的信息,遇到相关情况要及时报告家长和老师。最后,法官真诚祝愿同学们远离犯罪,健康成长,成为国之栋梁。
“羁押室,莫体验”。“羁押室上方装有360度的监控设备,可以实时观看到被羁押人员的状态。自由可贵,同学们一定要遵纪守法!”在昌邑区人民法院法警队队长的带领下,同学们前往参观了昌邑区人民法院的羁押室。昌邑区人民法院干警针对羁押室的具体作用、功能等为同学们进行了耐心地讲解。
在这次同法院的“零距离”接触中,同学们实地参与、亲身体验了法院的工作日常,不仅了解学习了有关违法犯罪的法律知识,更以“体验式”的方式切实感受到了法律的魅力。
结合“宪法宣传周”活动,昌邑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切实弘扬宪法和法治精神,推动宪法宣传走进千家万户,持续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推动宪法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图为模拟法庭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