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为全面提升治安治理和服务能力水平,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昌邑区新建街道高起点谋划、高站位统筹、高标准落实,全力推进“警地融合”落地生根,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体系构建加强支撑,组织体系延伸在“家门口”。街道联合新建派出所,按照“1+1+2+X”(网格员+民警+辅警+网格志愿者)的组织架构,按照“警格融入网格”“网格对接警格”的思路,推动“警格”“网格”精准对接。配备社区网格员、民辅警等力量,根据现有任务清单,明确各方职责边界,努力构建“全街一张网、网格一队伍、实战一平台、任务一清单”的融合工作体系。初步实现“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实现综合网格与警务网格精准对应和深度融合。
阵地激发全新活力,优质服务汇聚到“家门口”。街道打造家门口的社区警务室,联动搭建警务阵地网,围绕外观标识、基础设施、警务内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台帐资料“六个统一”标准,打造了“三室一站”网格化社区警务新阵地,推动12名民警进社区两委任兼职委员,建立“一站式”调解中心1处,民警进社区工作室7处,并为每名警务室辅警配齐服装和警用装备,推动新建派出所与街道一体办公,实现居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
矛盾纠纷瞄准切口,治理成效体现在“家门口”。街道实行排查、研判、化解、回访“四清单管理”,联合派出所成立治安巡防小分队,在辖区常态化开展“护安社区”、专项巡查整治行动,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第一时间将治安形势、警务公开、法律知识、平安宣传、心理咨询、惠民政策以及防诈骗、防盗抢、消防安全等与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在警务室设置宣传展板、便民小贴士以及现场面对面解答等向居民群众开展宣传宣讲等服务,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0余件、开展反诈宣传3场次。实实在在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新建街道及所辖社区将携手派出所,为居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各自力量优势,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
图为治安治理工作现场